自去年疫情政策放松后,宏观经济分析陷入了很长一段没有重要数据更新的真空时期。上周集中开奖,有媒体直接大字报“中国出乎意料”,一个超预期复苏现实展现在大家面前。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多项第一季度的重磅经济数据数据:
(资料图)
GDP+4.5%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
社零+10.6%
固定资产投资+5.1%
数据公布之前,关于GDP,市场预期的均值是4.0%,中位数是4.1%;社零的市场预期7.2%,4.5%的GDP和高达10.6%的社零消费,再叠加上的前一周的天量社融数据和超预期出口数据——
中国经济复苏信号被强化。
各大机构纷纷上调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
花旗:随着经济增长超预期,服务业引领的复苏,有望大大缓解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伤痕效应”的担忧。将中国全年GDP的增长预测从5.7%上调为6.1%;
摩根士丹利: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40%,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望达到5.7%。
但奇怪的是,面对如此“强劲”的复苏,资本市场异常沉默:
数据出炉的18号当日,A股市场微涨0.23%,整个一周微跌1.11%。
资金不是“用脚投票”么?
超预期复苏数据下面,究竟有什么压力呢?接下来的经济和市场到底会怎么走呢?
1. 压力之一:超预期数据并不等同于“强劲复苏”上的共识。
现在的资本市场上,“预期差”是彩蛋还是混蛋,真的是谜。
为什么?
因为预期也不一致,数据解读上更缺乏共识。
比如消费的两位数增长,很可能就是“基期效应”——
去年3月份全国多个重点城市开始逐步封控,所以基数整体较低的缘故。如果跟2021年相比,3月同比增长6.7%,“复苏”并不强。从我们公众号近期发起的消费调研数据来看,大家消费意愿还是很弱,大多数人在忙着想多存款,对未来消费的继续复苏形成压力。
再比如超预期的出口数据,有疫情期间积压的存量订单集中出口释放出来的需求,也有平滑4月数据的可能,所以持续性也存疑。
再比如投资数据,市场担心的隐忧就更多了。民间投资并不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微增0.6%。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7%,也弱于预期。
真正发力的基建投资,远忧在远期,可能会给后面地方政府带来沉重财政压力。房地产新开工、施工、投资端的整体数据不够强,房地产投资侧的修复实际数据比市场预期数据要差很多。在信贷政策“滴灌”支持的背景下,房企的融资和开工,面临很大压力,改善有限。
你看,大家现在真的神经敏感,一个数据需要从各个角度去拆解都很“硬核”,没瑕疵,资金才肯“用脚投票”。
2. 压力之二:数据亮眼带来了另一重悲观预期,即财政和货币政策可能从宽松走向中性。
4月20日,央行就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开记者会时表示:后续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结构性政策工具“有进有退”。
这些表述让市场感觉,“降息和降准”这种大范围使用的货币工具,短期内似乎都不太可能。
同样的,“强复苏”数据会对财政刺激造成压力……毕竟,任何政策都需要数据支持。
所以两重压力之下,资本市场给出了谨慎的预期。
3. 后面会怎么走?
坦白说,我对目前机构们调整增长目标的动作比较存疑。
接下来二季度的情况大概率是:
数据一直不难看,
体感冷热不均衡。
几个原因:
一是去年二季度基数实在低,相当于一个大坑,今年无论如何不可能不“恢复”。
二是目前消费中,其实是“服务消费”恢复比较快,商品消费恢复慢。而服务消费(e.g 餐饮、出行、商旅等)持续恢复会带来一波就业恢复,从而后续对商品消费形成一定支持——
所以这些相关行业的体感可能偏暖,但在非必需品的中下游,压力可能不太会减轻。
另外,即使有小的收入恢复,考虑到日渐强烈的储蓄需求,对消费支撑的力度预期要放低。
整体而言,现在仍缺乏真正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利率降不下来,经济很难实质性全面恢复。
但反过来说,这意味着,资本市场也很难“砸坑”——
如果体感回暖,市场向上;
如果体感偏冷,但数据不错,在“经济恢复”不能被证伪之前,资金只能“犹豫”,不会“出逃”。
如果体感更冷,数据恶化,政策必须加码,市场仍有空间。
所以,震震荡荡冷冷暖暖之中,对资本市场也无须过于担忧。
当然现在市场有自己的特征。
比如上周我提到,有人问我怎么看五一这波“消费牛”?
我的回答是“在确定性很稀缺的市场上,炒作增长有一定确定性空间,结果暂时不被证伪的‘利好’,是个短期的、暂时的安全策略。”
近期五一的消费牛,基本面和政策双方面催化的“中特估”板块,上周扶摇直上的AI算力板块——不管是害怕错过还是真的看好,还是投机心态,市场用脚投票,拥挤在这种策略之下。
这种策略看似安全,但和我看一级市场估值标的的感受一致,这种安全属于早期入局的投资者。而后续入局者很容易被蜂拥而来的资本泡沫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