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召开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会,提出“激发新活力、增添新动力、抢占新赛道,把先发优势转变为带头领跑的持久优势,打造强劲活跃的新增长极,要以敢为人先的胆识点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让之江大地再掀数字经济新热潮”。
数字经济大省浙江的再次发力领跑,是长三角数字经济高歌猛进的缩影,更是各地再掀数字经济发展新热潮的真实写照。
长三角引领全国数字经济发展
(相关资料图)
从2019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共同打造数字长三角”以来,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拾阶而上,据统计,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规模总量2019年为8.6万亿元,2020年为10.83万亿元,2021年增长到12.7万亿元。
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22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长三角一市三省数字经济带动整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态势已经形成,2021年长三角地区GDP为27.6万亿元,在全国占比达34.1%,其中数字经济规模占全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的28%,长三角地区引领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动力强劲,并在多个领域实现全国领跑。
浙江是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省,近年来,全省数字产业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8977亿元,占GDP比重达11.6%,同比增速达GDP的两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达3.28万亿元,数字安防、智能计算等产业全球领先。
江苏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去年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位居全国第一;数字经济规模超5万亿元,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左右;拥有全球“灯塔工厂”9家、国家级智能工厂12家,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
上海以“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为目标,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重要驱动力,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5500亿元,累计打造100多个重点应用场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上成效显著。
安徽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提质扩量增效的重要举措,目前已累计建成省级智能工厂175家、数字化车间869个;2022年新增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6家,居全国第1;打造“中国声谷”,依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吸引集聚起人工智能企业超千家,年产值超过1300亿元。
根据《报告》,上海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引领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杭州、南京、合肥等省会城市,以及苏州、无锡、常州、宁波等经济强市作为副中心也在区域内部辐射带动其他地区发展,长三角“一主多副”结构辐射带动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逐年稳步提升。
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长三角三省一市各具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数据显示,在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目前长三角地区已累计建成5G基站超24万个,约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沪杭宁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发展夯实底座。在数字产业化方面,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的数字产业走在全国前列,为本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牵引;在产业数字化方面,苏州、宁波、无锡等城市的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数字技术先发优势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在数字化公共服务方面,数字经济深度融入长三角百姓生活,城市群全员落地“城市大脑”;在数字经济生态环境方面,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环境良好,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吸引高端人才不断汇入。
各地均在数字经济发展上找到了新的发力点和着力点,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各具特色。在产业布局上,各地也根据实际情况和产业特色,抓住新先进,抢占新赛道,打造新优势。上海市依托“长三角数字干线”,打造经济数字化的“引力场”、生活数字化的“全息场”、治理数字化的“网络场”和生态数字化的“试验场”,推进数字新基建、数字新应用、数字新治理改革创新。安徽省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发力点,提出未来三年,全省重点行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规模以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应用全覆盖的目标。江苏省将着力点放在突破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元器件等“卡脖子”环节,力争让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在江苏落地生根。浙江省成立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专班,将发力点放在建成世界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群总目标上,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光芯片、未来网络、区块链、第三代半导体、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长三角城市可以从建设泛在互联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大数字产业化扶持力度、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优化提升数字营商环境等方面继续发力,深挖数字经济发展潜能。”《报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