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日本科幻小说家小松左京,大部分人会想起他的作品《日本沉没》。这部作品曾给刘慈欣灵感,创作了那部中国科幻里程碑式的小说《三体》。


(相关资料图)

书籍封面

今年恰逢小松左京《日本沉没》出版50周年,同时也是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举办之年。在这一科幻之年,科幻世界推出了小松左京晚年时撰写的自传《SF魂:小松左京自传》,揭秘这位日本科幻大师的半生传奇。今(27)日下午,该书的新书分享会在方所成都店举办。活动邀请了著名科幻作家韩松,日本科幻文学译者、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丁丁虫,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共同探讨这位日本科幻大师的传奇人生经历。

活动现场,韩松正在发言

小松左京(1931—2011)是日本科幻“御三家”之一,也是一位思想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小松左京的科幻作品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自传中,小松左京多次提及了他对SF(science fiction,科幻小说)文学的理解,在他看来,SF是文学中的文学,是希望,具有别的文学形式不具备的巨大的可能性。他曾写过这样一段话:“(科幻小说)那‘消遣文学’面具后面所隐藏的庞大的可能性让我感到震撼不已……在这种文学形式里,有着其他小说形式所没有的表现自由,它妙趣横生,又充满朝向未来的朝气。而这些要素却是被近代文学正统理论所无视的。尽管被无视,但来自大众当中那种源源不断的自由,却让充斥着怪诞与哄笑的想象力得以解放。”

在国际SF学术研讨会上演讲的小松 图据科幻世界公众号

对此,韩松表示,科幻作品具有某种“时代性”,是一种和当下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文学形式之一,“小松左京写到的‘病毒’、‘核战争’、‘大气变化’等等,依然是现在核心的议题。科幻作品还有‘无限性’,可以思考‘宇宙的尽头’、‘人为何来’等终极议题。他的科幻具有强烈的危机感,把思考人类、宇宙等等的归宿作为一种终极问题。”

“对于日本的那一代人,小松左京可能是他们的时代回忆,小松左京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幻作家。”丁丁虫说,小松左京担任编剧的《再见,朱庇特》启发了之后包括《新世界福音战士》在内的不少作品。在丁丁虫看来,《再见,朱庇特》与《流浪地球》有不少相似之处,“40年前小松左京这一批人,他们希望能够通过亚洲的技术努力挑战好莱坞的电影地位;我们今日《流浪地球》工业化的创作,也是类似的。”

活动现场

“小松左京本身是一个思想家,它对人类、甚至整个宇宙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近年来,他在中国的影响力也在逐渐上升。除了出版社对他作品的关注之外,还有像孟庆枢(《SF魂:小松左京自传》的译者)等学者不断地在传播小松左京的作品。”在姚海军看来,小松左京不仅仅是科幻作家,也极大地延展了科幻的宽度,“小松左京从《给大地以和平》开始,都有一种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思考,而他所经历的战争,赋予了这种思考以阴郁的色调。小松左京对宇宙对未来的思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成果。”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蒋庆 编辑 乔雪阳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