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回顾
人主取天下而为,以人的意志,用来做什
么事。这样就需要把天下当做器物来执用而有
【资料图】
所施为。然而,天下是天地造化的结果,非一
般物器那样可以执用施为,这种神器,只有天
地才能执用施为它们。
为什么说,天下是神器呢,因为万物都是
根据天机而变化。这个变化,有自身的规律,
事物总是在永恒的变化之中,人力强为,最终
也敌不过造化的推动力,所以,为者败之,执
者失之。
所以,圣人不会替代天地演物,而是与万
物胜而不伤,藏而不害。如果真要代替天地造
化,以人演物,又会怎么样呢? 这就是本章要
讲的道理。下面进入本章的正文部分。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以道为治理天下的法度,来辅佐人主的圣
人,不会以兵强天下。因为以兵强天下,这样
的行为,它的恶果会很快被奉还。
以天演物,万物生生不息,都有自己的命
数。强和弱,不过都是其生命过程中,不同的
状态变化而已。
以人演物,则会以人的意志和法则,来代
替造化。人的意志,不外乎是想越来越强大,
什么都想越来越好,没有尽头的追求兴旺。这
就是表面上看到的甚,奢,泰。
军事的本质,就是意志的斗争。身,私,
利,争,为,伤,害,兵。军事就是这么一步
步的形成的。而这个意志,自我强化的追求上
面,又是没有尽头的。它会竭尽全力的让自己
变的更强大,以对其他的人,物,国家,保持
伤害的能力,来维持自己的意志强力。
在天演万物的图景中,再强大的事物,最
后也会被造化摧毁。再强大的意志,也敌不过
造化的神功。那么人的意志呢,可以敌得过造
化的无情法则吗?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以兵害人害物,而是自身强大,进而又试
图通过害人害物,来维持自身强大的现状。这
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但是现实则是往相反的
方向发展的。
战争过后,生灵涂炭。百姓人口减少了,
因为没有足够的人耕作,田地也荒芜了,到处
一片荆棘丛生的破败凄凉景象。
天演模型里面,万物的生息繁衍,都是很
有戒律的,有分寸的。不会出现过于扭曲的秩
序,否则,就会通过自然调节,来使得生态重
新恢复平衡。这个生态的动态平衡运动,是平
滑的,可持续的。
而在人演模型里面,万物的生息繁衍,不
在遵循天道的戒律。而是受到人的某种特定的
意志的控制。这样难免会导致,一部分符合这
种人类意志的事物,得道了过度的兴旺,另一
部分,则得到过度的削弱。这种生态状况,是
不可持续的。
失控的人演生态系统崩溃,开始内爆。这
种崩溃,一步步递推到人类的意志中,就导致
了战争。人类文明史上,每一场战争的背后,
都是更大系统的生态失衡导致的。
战争过后,崩溃的文明生态,重新获得平
衡。但是代价却是极其惨重的。因为随着旧秩
序的崩溃,在新的秩序建立起来之前,这中间
的混乱阶段,人类是无法进行有序和高效的生
产活动的。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凶,恶也。从凵从乂。小篆字形,
“凵”
象地陷形,读kǎn。“乂”
,芟草也。芟,从草
从殳shū,也是指割草。再看殳字,殳,以杸
殊人也,用一种长一丈二的兵器把人杀死。可
见,凶这个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把人杀死,
扔到坑里去,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潜在
的杀机,可以吞噬人。
凶年,收成不好,闹饥荒的年岁。战争,
人或者伤亡了,或者到和平的地方逃难去了,
没有人来耕种,自然会闹饥荒。
战争结束后,人口减少了,积蓄的物资也
消耗殆尽。新的社会生产秩序,尚未恢复,那
么必然的会导致,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社会将沦入物质匮乏的困顿之中。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木实也。就是树上结的果实的意思。
引申为结果。
这里的善,不是指流俗意义上的做人很善
良之意,流俗意义上的善良,只是指比较低的
人伦层面上,人的行为符合了某种伦理规范,
就会称之为善良。而道德经,是坚决反对,人
法人的。人为制定的行为准则,都是不道的邪
僻之说,哪里可以称得上善呢。
什么才是真正的善呢,在道德经里面,把
能顺应天道的行为,称之为善。人演物,明显
是有悖于天道的,所以才导致了一系列的不好
的结果。
本句甚至本章的解读,通常会被解读成,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愚蠢透顶的傻瓜思
想。道德经认为,顺应了天道的德行,可以称
之为善。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
就是说,流俗意义上所说的善恶,只是人为
的发明,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根本不存在的东
西,怎么可能还可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呢。天
道,只讲常理,不讲人伦善恶。
若要天下出现一个良好的局面,只能是顺
物自然,以天演物的结果。相反,如果以人演
物,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连锁的不好反应和结
果。因为人演物,是不可持续的,崩溃只是迟
早的事。
所以圣人不会脱离天道之常,以人演物去
图谋让自己强大。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果而勿矜,想得到一个良好的结果,那么
就应该抱道不离,虚极静极,而无身。无身,
故能任物自化,应其结果而闭之,藏而不害,
方为大用之用。离道失常,而有身。有身,始
有矜。矜,以身胜物。矜字,小篆字形,就是
一个人端着一个长矛,虎视眈眈的样子。
果而勿伐,刚才还是端着个长矛虎视眈眈
的,现在开始跑出去四处交战了。物与物的此
消彼长,不过都是飘风骤雨的事,人追逐着这
些变幻莫测的事情四下交战,将欲胜而据之。
如果想得到一个好结果,就不可以胜物以伤。
果而勿骄,打了好多胜仗,据占了很多果
实。不由得骄傲自满,洋洋自得起来。如果这
样做,就更糟糕了。不会有好的结果。
果而不得已,圣人应懂得闭而不开之道。
如非迫不得已,不可以纵意而为。这样才会有
良好的结果。
果而勿强,不闭自身,不藏万物,以身为
制,以天下为器,那么就会自然的趋向不可持
续的即将崩溃的用兵取强之路。这样更不会有
好结果,不外乎还是荆棘丛生生灵涂炭罢了。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强壮的时候,紧接着也就到了它即将
衰败的阶段了。短暂的荣光过后,化为乌有。
而道,则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之源,永恒而长
久。所以,短暂的强壮过后,导致衰亡而终,
这不符合道生生不息的法则。
凡是不能生生不息的,也都将很快消亡。
凡是能够生生不息的,也终将永远生生不息。
治理天下,是让它打几场胜仗后,马上破
败消亡呢,还是让天下长久太平,百姓安居乐
业生生不息的好呢。
衰亡,就是用兵取强的不道之为所导致
的。而要让天下长久的生生不息,唯有遵循大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