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主办、南方都市报承办的“兔年说兔”非虚构征文活动累计收到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含中职)学生近7000篇投稿。最终评选出结果:一等奖60名,二等奖180名,三等奖320名。本次“兔年说兔”非虚构征文活动旨在以写促读,达到高效输出,由高质量的阅读走向高质量的写作,鼓励学生探索、思考并且学会负责任地表达,学生用细腻的笔触、多元的视角,重现生活原生态。既有同学间的友好相处、也有家庭中的温馨小故事;既有美好的回忆、也有对未来的思索……今天刊登的是一等奖作品。
◎广东仲元中学高一(3)班黄洁雯
◎指导老师:李凤英
“虎过关山添活力,兔攀月桂浴春辉。”新兔衔来新一年的新画卷,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慢慢展现在我们眼前。我的眼中渐渐有了兔年的模样。
我眼中的兔年,有着“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精神。俗语中:兔子急了也会咬人,武术里就有很出名的一个招数叫“兔子蹬鹰”。这体现了兔子身上除了有温和的一面,还有强健、不屈的一面,在居家学习期间,我和同学们相约背单词、相互请教数学题等等,大家都在积极学习、不断进步。兔年,我们都以兔子不屈精神努力地克服困难。
我眼中的兔年,有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温情。兔子,又有“玉兔”一说,它陪伴在嫦娥身边,在月宫中捣药,为人间解除困难,具有善良、奉献的形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玉兔”。每当我们走过斑马线,总能看到几抹绿色的身影,他们就是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那天早晨,阳光淡淡地洒在马路上,瑟瑟冷风吹动着路上的落叶,我坐在公交车上,在一个红绿灯路口等着。透过玻璃窗,我看到了一位穿着红色棉袄、外面套着绿色志愿背心的阿姨,站在路口前的人行道旁。她手里挥动着小旗,指挥着行人和电瓶车通行。看到一位行动缓慢的老人,她走向前去搀扶,慢慢地走到马路对面,我看到她冻红的脸蛋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绿灯亮了,车缓缓驶出,我在路口看到了更多身穿绿色背心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人间添一份安全,添一份温暖。
我眼中的兔年,有着“日暖神州春晖万里,兔回大地气象一新”的希望。兔子在十二生肖中位列第四,因与十二地支“卯”配属,故称“卯兔”。卯时即为清晨5时至7时,是一天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希望,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今年,“消失”了两年多的广州花街“再现江湖”,我漫步在热闹的大街上,卖花的吆喝声、买花的讨价声、孩子的嬉笑声此起彼伏,长长的花街两旁摆满了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盆栽。有金灿灿的盆橘,上面还挂着一个个小灯笼,还有“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熔”的桃花,有叶色翠绿、花朵黄白、清香扑鼻的水仙等等。人来人往间,一对夫妻牵着手欣赏着蝴蝶兰,一个小孩骑在他爸爸的肩上问道:“爸爸,这是什么花?”一位大婶俯下身来,细细地挑选着盆橘,一边问:“老板,还能不能便宜一点?”春意和希望的花朵又重新绽放在兔年。
我眼中的兔年,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的创新。兔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早在先秦就有“肃肃兔罝,椓之丁丁”的记录。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与兔子相关的神话和故事,如“玉兔捣药”等,兔子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一部分。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吉祥物形象“兔圆圆”不仅深受广大网友的喜好,饱含着传统文化中生肖兔的意蕴和美感,也创造性地呈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科研成就。吉祥物“兔圆圆”在中国白兔的基本特征基础上,融入了传统中国工笔的审美风格,并采用3D立体建模技术完成。“兔圆圆”标志性的四颗门齿,取自于“安徽模鼠兔”化石生态复原形象的典型特征。“安徽模鼠兔”背后,蕴含着古生物学家李传夔先生的科研故事,体现了中国科研人的钻研精神。体现了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一年不断发展,与新时代新科技相结合,不断创新,不断丰富。
我眼中的兔年,美好的,精彩的,都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劳动创造,离不开背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强大的祖国。期望未来的兔年更精彩,我们更要有兔子面对困难不屈的精神、温暖他人的善意、对中华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