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一年,在口罩事件的影响下,我国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可见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 但取得脱贫攻坚战不意味着农村地区已经没有了需要帮助的贫困人口。


(相关资料图)

最近传出了农村低保被取消的消息,最后经过证实,原来农村低保并没有被取消而是换个名字。 那么农村低保为什么要换名字呢?换名之后有哪些人还是能继续领取的?

一、 农村低保换名

在我国努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那几年,农村的经济问题以及脱贫攻坚战这样的词条一直是社会新闻的主题。 2021年农村脱贫攻坚战打赢后,也意味着农村的经济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候农村低保这样的名字似乎已经不符合事实了,因此,为了纪念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相关部门改了农村低保的名字。 将原来的农村低保改为了最低生活保障。 在很多朋友看来,改名就意味着内容的变更,实际上并不是如此,部分人还是能按照原先的规定继续单独申请的。

二、4类可以继续单独申请农村低保的人

第一类:身患残疾的残障人士

这里说的身患残疾的残障人士必须是家庭困难,而且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不包括那些虽然身体上有残疾,他依然保留劳动能力家庭条件也较好的残障人士。因为农村地区的劳动者如果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身患残疾,那他们的生活很大概率就没有了保障。

如果这样的残障人士的收入是一个家庭中主要收入来源的话,那他们就需要帮助。毕竟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吃喝之外,人们还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 为了保证最低的生存水平,这部分人就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在申请最低保证金的时候,这部分残障人士也必须要给相关部门提供一级或者是二级的残疾证。 如果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相关部门是不会通过残障人士的申请的。

第二类:患有特大疾病人群

虽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但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部分人生来就患有疾病或者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幸患上了糖尿病以及心脏病这样的医药费开支巨大的疾病。 对于这一部分需要帮助的人,国家相关部门表示他们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单独去申领这笔最低保障金。

第三类:农村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直到现在,我们依旧提倡关心关爱农村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不仅仅是因为这一部分人家人常年不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他们是没有劳动力的弱势群体。 他们在法律上的赡养人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尽到原来的赡养义务,所以这部分人的日常生活可能受到影响。

为了保障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国家相关部门就提供帮助。帮助的手段就是让他们获得最低的生活保障金。 所以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也是可以单独申请领取这笔农村低保的。

第四类:贫困时间大于三年的宗教教职人员

虽然我国一直提倡唯物辩证法主义的科学思想,提倡抛弃一些封建迷信思想。但不得不说,我国是一个宗教自由而且平等的国家。对于一些有益的宗教,国家并没有令行禁止。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贫困时间超过三年,且包括三年的宗教教职人员,国家还会给予一定的资助,例如农村低保。

三、 不能领取农村低保的情况

虽然农村低保是国家相关部门给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但有一部分人即便是贫困也不能申请。 其中就包括明明贫困但是不愿意靠自己的双手去劳动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庭明明经济条件较好,但为了获得一些经济利益还是去申请了最低保障,他们也不能获得这笔保证金。 如果是因为一些违法犯罪手段导致自己贫困的国家相关部门也是绝对不会进行资助的。

结语

我们生活在中国的社会,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推出的一系列福利政策,我们都是可以享受的。 所以如果符合了一些条件,建议大家都去申请办理这样的政策,申请过后也能够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

那么对于这样的政策,您有怎样的看法呢? 欢迎留言分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