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世界河流中药物含量情况的新研究发现,超过1/4的研究地点的河流药物浓度处于潜在毒性水平。

该研究是英国约克大学主导的全球药物监测项目的一部分,是全球首个对环境中药物污染进行大规模调查的研究。

“20多年来,我们虽然知道药物会进入水生环境,对生物产生影响,但在为解决该问题而进行污染物检测时,几乎所有数据都集中在北美、西欧、中国等的部分地区,不具有代表性。”该项目共同负责人John Wilkinson说。

近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新研究对世界过半国家的河流进行了研究,其中36个国家的河流此前从未接受过药物监测。研究人员调查了包括英国泰晤士河、巴西亚马孙河在内的全球258条河流,测量了河流中61种药物物质,如卡马西平、二甲双胍和咖啡因等的存在情况。

该研究使用“预测无影响浓度(PNEC)”来确定哪些地方可能存在有害风险(如毒性)。如果研究小组测量到的药物浓度超过PNEC指标,那么生活在那里的生物可能会受到该污染的不利影响。

研究发现,处于潜在有害浓度水平的药物污染物包括普萘洛尔、磺胺甲恶唑、盐酸环丙沙星、氯雷他定。

研究结果表明,药物正在污染各大洲水域: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河流中药物污染程度之间具有较强相关性(中低收入国家河流药物污染最严重);药物污染水平与地区中位年龄、失业率和贫困率呈正相关,中位年龄、失业率和贫困率高的地区,河流药物污染水平也高;世界上河流药物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是相关研究涉及最少的国家和地区,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南美和南亚部分地区;沿河岸倾倒垃圾、废水处理基础设施薄弱、医药制造业水平不足,以及将化粪池残余物倾倒河流中等因素,导致河流药物污染程度高。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加强对环境中药物含量的监测,制定相关策略,限制污染物造成的影响。他们还建议将该方法扩展到沉积物、土壤和生物群等其他环境介质污染监测中,建立全球范围的污染数据集。(徐锐)

推荐内容